Pages

2010-03-17

台灣政府如何面對讓利

中國國務院溫家寶總理提出,在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簽訂的時候,大陸可以對台灣「讓利」。「讓利說」使得台灣內部又爭吵不休,雖然溫家寶先生應非有意造成台灣的紛擾,但是缺乏戰略思考的台灣政府官員與立法委員們已經被「讓利說」弄得窘態畢露。

首先是台灣官員們顯示出一種公關辭令戰的典型台灣政治思維模式。我們的官員們覺得「讓利」不好聽,好像被人家施捨,於是要發明各種新的說法來替代,或是把「讓利說」重新包裝。於是吳敦義院長說要講「同理心」,陸委會說要講「對等互利」,國民黨立委們又七嘴八舌提出各種修正說法,深深陶醉在比賽誰說得好的遊戲裡。

這些言語招數徹底顯露出當前台灣政治的掩耳盜鈴的特質,以及一種講到大家滿意就好的特有華人文化。真要簽訂ECFA,台灣難道不希望中國對台讓利?如果中共不對台讓利,國民黨政府有什麼本事能夠談到為台灣爭取最大利益的結果?從台灣民眾的角度,政治上當然要對等,但是兩岸在經濟上要如何互利?現在我們能夠讓的經濟利益有多少?中共要從我們這裡獲得的難道是經濟利益嗎?還是政治影響力?

一件事情不去談它的本質,不去面對它的真相,只是要「僑」出一個彼此都可以接受,聽了不會太不舒服的說法,大家滿意了,哈哈一笑,這就是華人文化的特徵,也是台灣一般政客的陋習。所以立法委員們興致勃勃地討論不講讓利,那要怎麼講會比較好聽。這在美國政治裡叫做「spin」,就是「轉」,河洛台語裡也有這個「轉」的說法,就是事情本身如何不去碰它,換個說法大家高興就好。

對於溫家寶先生在對台讓利上的誠意,其實不必有太大懷疑。我在上周的專欄裡寫過,中共對台沒有陰謀,全都是陽謀,最終就是要統一台灣。這對中共來講,本來就沒有不可告人之處,站在他們所定義的民族大義,根本是正氣凜然。溫家寶說得很清楚了,「因為我們是兄弟」。台灣在思考ECFA的時候,本來就該把長遠的政治影響放進來討論,怎麼可能假裝兩回事不相干呢?

台灣領導人如果有大一點的器識,有深一點的謀略,為什麼要花這些力氣去迴避「讓利說」呢?溫家寶講得明確,「在商簽協議時要充分考慮兩岸經濟規模和市場條件的不同,關心台灣中小企業和廣大基層民眾的利益,特別要照顧台灣農民的利益。」讓利的說法是要統一中共各部門的思想,以便對台談判時化解各種內部阻力。

台灣政府該做的不是假裝不要中國讓利,而是要讓台灣的中小企業和農民明瞭,能夠照顧我們的是自己的政府,而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台灣政府的談判態度當然是要去爭取中國讓利,讓愈多愈好,理由很簡單,溫家寶講了:「兩岸經濟規模和市場條件的不同」,不是嗎?如果中國沒有真的讓利,那麼我們也就不需要一紙無利可圖的ECFA了,不是嗎?

台灣政府該做的更不是假裝中國讓利沒有政治圖謀,而是要讓人民能夠相信,任何我們不願意拿去做為讓利交換物的--我們的主權、自由和尊嚴,都不至於因為簽訂ECFA而喪失。就此而論,抱有疑慮的台灣人民與其說是害怕ECFA,倒不如說是不信賴馬英九總統和他的政府。不管有沒有ECFA,這樣的不信賴都存在。要解決此一問題,領導人除了重建自己的中心思想,別無他途。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