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2011-06-30

越南在中美之間

從台灣在亞洲的角色與國家戰略角度,目前仍在發展中的南海問題是不可以等閒視之的。當前的南海問題,幾乎可以說即是中國與美國在東南亞爭奪領導權的顯影。究竟美國在亞洲的取捨進退如何?美國有沒有在東南亞圍堵中國的戰略?將要採取何種做法?有多大的能力與決心?亞洲國家有哪些將與美國合作?又有哪些會在美中之間游移?中國將用軟或硬的姿態來應對?中國有何能力在此區域與美國周旋?這些問題或多或少都可以從南海找到端倪。

觀察越南先前擺出的強硬姿態,可以看出美國積極「重返」東南亞的企圖,但卻不能遽然論斷中國會輕易受制於美國。儘管一周之前劍拔弩張,本周內越南派出外交部副部長為特使訪問北京,很快地就與中共達成共識,雙方宣稱「健康穩定發展的中越關係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願望,也有利於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發展」。兩國領導人也都同意「透過談判與友好協商,和平解決兩國之間的海上爭議」。這種急轉直下的情況,顯示中國當然仍有實力與美國在區域內周旋,而越南先前所顯示的姿態也含有向中共爭取談判籌碼的意味。

越南與中國雙方在此次會談,都同意要回到「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所主張的精神。那是指在二零零二年十一月,中國與東南亞國協領導人的會談上簽訂的宣言。宣言中說,在爭議解決之前,各方承諾保持克制,不採取使爭議擴大化和複雜化的行動。基本上牽涉南海問題的各方都很了解,保持克制、用協商來解決爭端,是唯一的途徑。南海固然在戰略上重要,也有油礦開採上的經濟價值,但是對各國來說都不是生存攸關的絕對國家利益。也由於各方均深明南海問題就是美國在亞洲的領導權問題,就是中國與美國爭霸問題,因此戰爭反而不會輕易發生。因為各方都承擔不起引發大國戰爭的後果,而大國也不會貿然捨和平談判不由而捲入戰爭。

在這樣的理解之上,來看越南的表態與實際行為,就很明白。越南與中國自從一九七九年戰爭的最惡劣關係,發展到一九九零年代的關係正常化,直至近年來經貿關係持續開展,兩個共產黨政府都很清楚彼此有很大的共同利益,包括戰略與經濟上的利益。但是美國與越南也有許多的經貿利益快速發展中,而美國更提供越南在戰略上的選項。越南雖然與中國有很大的共同利益,也有很大的利益衝突,即中國在中南半島的勢力愈龐大,越南的自主性就愈小。美國的介入,讓越南有了很好的籌碼。這一情況與美國和中國在越戰期間各自支持一方在越南境內對抗有很大不同。此一時彼一時,現在越南可以在美國與中國爭霸的局勢下,向兩方索討好處。

美國積極圍堵中國,中國當然不會坐困。畢竟擁有巨大的市場,中國能夠給予亞洲國家的還很多--或者說,亞洲國家若要與中國作對則能夠失去的也很多。在美國與中國勢力交錯之間,亞洲國家雖然頗有為難之處,但也發現這是擁有自主性的唯一機會。因此亞洲國家將不會與中國交惡,但也會支持美國繼續保有亞洲區域安全上的領導地位。台灣的立場雖然很難比擬於一般亞洲國家,卻也有相同的地方,即是:一味偏向任何單一強權都不會是最明智的選擇。

20110630 新新聞 周奕成專欄

2011-06-23

南海問題與中國的回應

近數十年來,南中國海在國際間被視為亞洲的可能引發區域權力衝突的三大導火線之一。另二當然是朝鮮半島與台灣海峽。這條導火線上周被再度擦著了,雖然看起來並不會帶來甚麼大爆炸,但是緊張的硝煙味已經十分濃重。南海問題不僅是聲稱在此擁有主權的中國、台灣、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越南之間的紛爭,而是美國維護亞洲的領導地位,並藉區域問題合縱連橫圍堵中國的大國戰略運作。

中國政府與民間,根本把南海問題完全看做是中國與美國之間的問題。雖然主要的爭執對象是越南與菲律賓,但是美國在南海問題上,幾乎擺明了站在越南與菲律賓的背後,要與中國做對。越南共黨政府的高層訪問團,前幾天才剛到華府,正是在中國與越南為了漁船安全問題以及軍事演習起口角的時候。美國國務院與越南訪團發表了聯合聲明,宣稱兩國在區域安全上還要更加密切配合。

越南與中國關係一向很差,雖然都是共產黨政府,但是越南從來不願意回到做為藩國對天朝進貢的傳統。此次兩國在南海的爭端是其來有自,越南聲稱要把南海改名為東海,強硬態度讓中國軍方十分惱火,有黨報表示可能採取軍事行動來維護主權,也有解放軍將領以個人身分發表言論表示將再次懲罰越南。越南民間對中國的反感更強烈,連日來在河內有民眾上街對中國抗議示威--在這共黨國家當然是政府策動或鼓勵的,但也顯示了越南在南海問題上的態度不可輕視。

中國會很難嚥下的一口氣是美國竟然與越南能夠修好,比同為共黨國家的中越之間還要密切,還準備共同對付中國。如果中國與越南的關係算是宿仇,那麼美國與越南從越戰以來的關係只能說是血海深仇。然而自從美國柯林頓總統在任內訪問了越南,兩國的仇恨似乎化解許多。最重要的還是經濟上與戰略上的共同利益,即是壓制中國在東南亞的勢力擴張。在這點上越南願意與美國合作,顯示的是中國在區域內面臨的敵意仍然很大。

美國與仇人和苦主越南能夠合作,與殖民地和被庇護者菲律賓的配合更是理所當然。菲律賓一方面吵著也要把南中國海改名為西菲律賓海,一方面說支持越南對南海的主權宣稱以及軍事演習。以美國在南海問題上對越南和菲律賓的力挺態度,毫無疑問的是美國絕對不打算撤出亞洲,更要維持其在東南亞的區域安全龍頭與軸心的角色。在這裡美國不僅沒有打算和中國共同領導或管理,相反的是隨時準備把中國的影響力壓縮和排擠出去。

中國政府的反應比較容易預期,正由於深知南海問題的對手並不是越南和菲律賓,而是美國,中共會相當克制,儘管在表態上仍有不得不為的動作,包括讓航母提早下水等,但是中國政府不可能為了南海這個可以透過談判去維護的,並非絕對優先的國家利益去和美國翻臉。

比較耐人尋味的會是中國民間的反應:所謂網路民族主義對此一議題將會如何回應?目前看來很有趣的是,雖然也有強烈斥罵和叫囂,但另有一種以長期利益或顧全大局的理性論調出現,大意是說中國雖然應該教訓越南等,也不必怕美國,但是目前時機不對,應該厚植實力再來一搏等等。還有一種心態,即是對越南、菲律賓,中國的民族主義者可能是不屑與之對抗,但對於背後的美國又有所忌憚,因此不會激發出高昂的民族聖戰之聲。

20110623 新新聞 周奕成專欄

2011-06-16

中共與九二共識

虛言能夠比事實更有力量嗎?歷史會因為巧妙設計的言詞而改向嗎?一個大國的發展,一個小國的生存,這樣嚴肅、嚴重的事情,可以建築在虛構的辭令之上嗎?極少數人的奇詭謀略,能夠長期主導人民大眾的認知嗎?當我檢視「九二共識」(或者說「一個中國表述」)的歷史軌跡,以上這些問題就如同雷電轟擊著我的頭腦。我很清楚,每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但是在一時間,又很令人納悶:為什麼虛言和詭詞會在短時間內竟被當成真理來傳播。

總統大選逐漸靠近,國民黨與共產黨開始密切地聯手宣揚九二共識。國民黨以前的黨報中央日報網路版聲稱,九二共識是台灣海峽的「定海神針」。上周在台北舉行的兩岸協議成效與檢討會議,據報載中國海協會副會長鄭立中致詞時說「一切成效都以九二共識為基礎」。

如果只看近期以來的新聞,會誤以為九二共識真的是國共兩黨之間的共識,或以為真的自一九九二年起海峽兩岸就有此共識存在,九二共識被賦予了極崇高的意義。但是只要稍稍回顧中國共產黨一方,過去以來對九二共識的定義與對待方式,就可以很明白地看到九二共識只是個巧妙的辭令建構,對國共雙方都具有策略意義,但也十分地虛空,十分地脆弱。

在一九九二年香港會談之時,據中共說法是:有一個中國的共識,但沒有各自表述的共識。中共官方說法是,由於雙方對一個中國的政治內涵並沒有進行討論,既然沒有討論,就沒有甚麼各自表述的共識。中共認為,「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這才是九二當年的共識。當時領導國民黨政府的李登輝前總統不接受這樣的共識,影響了後來的陳水扁政府,都拒絕承認有九二共識的事實存在。

九二年之時究竟有無共識,現在去查考已經沒有太大意義。因為從一九九二年到二零零八年,所謂的共識是不曾發揮效用的。九二共識這個名詞的杜撰,是在二零零四年。因此,對國民黨來說,所謂的九二共識其實是零四共識,也就是九二共識成為一個名詞,其實質內容未必與一九九二年的事實有絕對關聯的工具概念。

而對共產黨來說,九二共識其實是零八共識,因為共產黨之接受九二共識,是在馬英九總統上任前。在這之前,中共領導人陸續對於一個中國發表了新的定義,即台灣與大陸同屬一個中國。相對於馬英九堅稱的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共產黨的定義反而更合理而務實些。北京發現了九二共識是個好東西,因為各自表述對中共並無絲毫不利,反而凸顯了國民黨論述的脫節與荒謬。九二共識是國民黨提出來的,卻對共產黨最為好用,在一個含含糊糊沒有人說得清楚是甚麼的九二共識之下,強大的一方可以任意詮釋其內涵,台灣這邊當然有表述的權利,問題是表述給誰聽呢?

在大選期間,國民黨似乎準備將九二共識作為主要的選戰議題,以逼迫民進黨承認九二共識來凸顯兩黨對中國政策的差異,讓選民認為民進黨沒有能力與中國打交道。國民黨以為這算盤打得好,因為民進黨勢不可能接受九二共識。共產黨也樂得以此議題為國民黨助選,同時對民進黨施壓。只是九二共識這種彎曲機巧的政治辭令,並不是選民能夠認知與反應的議題,以此做為選舉主軸,豈不會弄巧成拙?

20110616 新新聞 周奕成專欄

2011-06-09

文化上的中國問題

有一種「中國問題」,全世界都沒有標準答案,但卻都必須找出個答案:中國是誰?有幾個中國?中國的內涵是甚麼?中國要做甚麼?這個「中國問題」,最受困擾的當然是台灣。台灣對這問題的解答基本上有三種類型或範疇:政治上的中國,經濟上的中國,與文化上的中國。

政治上的中國,是最富爭議性的,也是最讓人不安與恐懼的。台灣人對政治上的中國,基本上抱著排斥的態度。台灣中華民國政府在馬英九總統領導下,是用所謂九二共識來處理這個政治中國的問題,也就是接受「一個中國」,但是宣稱「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民進黨的根本立場就在於對政治中國的反對,因此可以說政治中國就是民進黨所認知與定義的中國。

經濟上的中國,也饒富爭議性,但是在台灣就沒有政治上的中國帶來那麼多的負面情感。如果說政治上的中國所代表的是恐懼,經濟上的中國所代表的就是貪婪。全世界都在討論中國經濟成就與中國市場的成長潛力,台灣則有「兩岸共同市場」的構想,即是希望藉由兩岸的分工與整合,讓台灣能夠分享中國市場的大餅。國民黨在這方面是最熱衷的,所以不妨說國民黨的中國就是經濟上的中國。

文化上的中國,好像最沒有爭議性,所以也比較少受到討論。民進黨的主流雖然反對政治上的中國,也對經濟上的中國抱持疑慮,但連陳水扁前總統、呂秀蓮前副總統都曾說過不否認文化上的中國。看起來文化上的中國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事實並非如此。文化上的中國,問題很大。到底文化上的中國是甚麼?中華文化究竟好不好?對人類有甚麼意義?文化對政治與經濟上的中國起甚麼作用?這都是可能要花上兩三個世代來討論的。

現在談文化上的中國,大多談的是傳統文化,好像講講兩岸故宮、三希堂法帖、富春山居圖、孔子學院等等就是中華文化。談這種文化,是只有過去而不談未來,沒辦法提出中華文化對人類的意義到底在哪裡。如果中華文化真的那麼優越與偉大,那麼我們應該要能夠從中華文化裡面找到面對當前人類危機的對策或啟示。

有批對中華文化沾沾自喜的一批人,以為越來越多各國學生要來學漢文漢語,就代表了中華文化的復興,實在是頗為膚淺。中國的經濟實力正在恢復,學習漢文的人自然變多,這些學漢文的外國人大多是被賺錢的機會所吸引,與傾慕中華文化並沒有太大關係。即便有傾慕中華文化者,難道就能夠從人數來決定文化的高低嗎?換言之,一般談論文化中國者,其腦袋裡仍然大多是經濟中國的思維。

在台灣,這是一個漢人文化為多數的社會,也經歷二次戰後國民黨政府大力推行中華文化教育,是不是說中華文化在台灣就有非常穩固的認同呢?其實也不是的。從近日爆發的台語文運動者與台灣漢文作家之間的衝突,以及這起事件在台灣所引發的討論,可以知道所謂中華文化究竟為何?與台灣的關係為何?這些絕對不是不證自明的。

中華文化是需要被批判和檢證的。中華文化需要和人類進步價值來對話,以檢視其是否真能夠有助人類面對和處理當前的種種危機。對台灣知識份子而言,在批判與檢證中華文化的意義之同時,我們即也在重建此一文化。在中華文化的重建過程中,政治上的中國與經濟上的中國這兩個範疇的問題,能夠獲得更紮實的討論基礎。

20110609 新新聞 周奕成專欄

2011-06-02

民主先生的APP

報紙上說,李登輝前總統發表了第一支台灣政治人物的APP。要知道甚麼是APP(在這個脈絡的特定用法下),你必須使用過蘋果公司的iPhone或iPad,或是類似的行動電腦運作系統(Mobile OS,例如Android)才能了解。

APP是應用程式Applications的意思,所指十分廣泛。在這裡是指可以從遠端(網路上)的系統平台下載到智慧手機或平板電腦等手持裝置上使用的應用程式,通常是為了發揮觸控螢幕的特性,或是適應較小螢幕,用之以取代瀏覽器程式。我這樣解釋,不容易懂吧?所以才說:必須用過才有辦法理解。

看到李登輝先生的APP新聞,我很好奇,立即去App Store下載了此項應用程式,發現那是一家軟體公司開發的電子書,策劃者只是把李先生的六篇英文演講稿放上去而已。嚴格來講,這不算是真正的APP,它本身沒甚麼程式功能。甚至在這本電子書中,有一個按鈕寫著Share this page(分享本頁),但實際上它的功能是Save this page(留存本頁),顯然是打錯字了。

不論如何,這本電子書的標題(Mr. Democracy,民主先生)和封面(李前總統的畫像)頗吸引人,內容也夠水準,特別是由一位九十歲的老先生首開台灣政治人物發行APP的先例,已經很值得肯定,也讓人想到更多關於網路科技與民主政治的關係。

網際網路發軔之初,創始人們有非常遠大的理想。所謂World Wide Web就是希望讓網路沒有國家和階級的界線,所有知識資源都可以公開共享,以此,人類的自由和平等可以促進。如今,這樣的理想似乎已實現了一部分。今年度全球上網人口超過二十億,習慣於用瀏覽器程式讀取隨手可得的大量資訊(當然,其中一部分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等國家的人民,在政府網路過濾下失去獲取某些資訊的機會),未來上網人口還會快速增加。

智慧手機或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所使用的APP,缺少了WWW網路這種理想性。在WWW網路上格式相同、公開且大部分免費的資訊,在APP的世界裡變成了封閉’隔絕、各自獨立而常常要收費的軟體商品。軟體之外,其使用的硬體裝置例如iPhone和iPad也較未普及。因此,WWW網路所具有的意義與功能還無法被取代。

在台灣,政黨與政治人物對網際網路早已非常熟悉且運用到爐火純青,官方網站、部落格、電子報、臉書等,幾乎每個政治人物都有。如今民主先生李前總統帶頭投入了APP的新領域,可以想見會有許多人跟進。但是網路科技對民主政治所可能發揮的影響力,其實還只在消極的階段而已。也就是說,網路科技從過去的資訊平台,到現在的社交網絡,基本上只是提供了參與式民主的基礎條件。網路科技,尚未成為參與式民主的制度本身。

民主先生的APP,是個宣揚政治理念的媒體。民主先生的臉書,是個結交同志的管道。但是網路科技還沒有參與到民主政治制度本身的建構,也就是說網路科技尚未應用在投票或政府決策的過程,特別是具有民主正當性的過程。要讓網路科技與民主政治進入此一境界,顯然不能靠上個世代的民主先生,而要靠更多新世代的民主先生、民主小姐的努力了。

20110602 新新聞 周奕成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