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2010-02-03

軍售案:歐巴馬與馬英九錯在哪裡?

美國政府向國會報告了新的對台軍售計畫,規模高達六十四億美元。對此,中國政府有強烈的反應,外交部、國防部等先後表示「強烈憤慨」,並接連宣布了暫停軍事交流等四項措施以示抗議。軍售案對改善中的美中兩國關係投下了很大的陰影,也將衝擊目前的兩岸關係。中國官方及學界不僅強烈批判美國,也正從輿論上鼓起對台敵意。

從台灣民眾的立場,該如何看待此一事件的本質,又如何評估其未來發展?首先要理解,美中台關係從來就有波折起伏,從美國戰略與政策的角度看,自從尼克森拜訪毛澤東以來,美國歷任總統無一不曾在任內改變對中國的態度與政策,而美中關係也一直跌宕起伏,其中尤以老布希與柯林頓兩位前總統在人權與貿易問題上改變最大,因此論者有「轉向」之說(About Face,資深記者Jim Mann的書名)。歐巴馬政府才上台一年多,接下來的轉向可能還有好幾波,我們不必對這類的改變有太大的驚異。無論如何,美中關係在大趨勢上仍是改善的。

從台灣的長遠利益來衡量,軍售通過以及軍售事件的影響,對我們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跳出一般學者與評論家的層次,我要指出這實在是美國與台灣兩位總統的政策錯誤,同時傷害了美國與台灣的利益。整個事態發展下,唯一受害較小者反而是中國。先談中國為何受害反而最小。中國對台大戰略已經定案,即是所謂「和平發展論」,其實就是以商圍政、用錢收買人心。在台灣已經無力與中國對抗,而正式台獨也不可能的情況下,中國本來就不預期與台灣會有軍事衝突,甚至也不預期台灣會有意願與中國衝突。軍售對中國並無實質威脅,中國所在意的是美國顯露出繼續介入台灣事務的意圖,這是中國最感憤怒的。但這種憤怒主要是面子因素居多。

我所指的歐巴馬總統的政策錯誤,並非單指提出對台軍售案,而是他對中國的錯誤評估和表態,導致一連串的後果。去年十一月歐巴馬訪問中國之前,我曾判斷他會顯示得稍微強硬--更堅持一些基本原則,特別是對言論自由、宗教自由等人權議題的關切。因為就美國的國家利益,歐巴馬的亞洲首航必須要有穩定美日關係及鞏固美國在亞洲領導權的宣示作用。結果我猜錯了,歐巴馬成為有史以來對中國共產黨最客氣的美國總統,中國舉國上下對他的過度友善還頗感到驚喜。在兩個月之後,這樣的歐巴馬卻宣布要提供對台六十四億美元的軍售,當然引發中國惱怒。歐巴馬比老布希、柯林頓還要糟糕的地方是,兩位前總統是「前倨後恭」--口頭講人權,行為向錢看;而歐巴馬則是「前恭後踞」,該提人權卻不敢提。這樣的草率做法,勢必造成比柯林頓對美國利益更大的傷害。

賣方是錯的,買方也是錯的。從台灣的國家安全角度而言,馬英九總統向美國買的這個保險,與他的政府持續漠視甚至刻意壓制台灣人民的國家意識,是完全背道而馳的行為,顯出馬政府戰略思想的混亂。在一個叫國民不要愛國的國家(更別提否認自己是個國家),再先進的武器系統也不會讓我們更安全。馬政府要花六十四億美元,來證明他們的腦袋是多麼的錯亂,也會造成國內民意有更多反對聲音。

發表於2010/02/03新新聞周奕成專欄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