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2009-08-26

亞洲民主領袖的典型日遠

南韓前總統金大中在上周辭世,似乎象徵了一個亞洲民主化的年代逐漸走入歷史。金大中先生毫無疑問是跨世紀的亞洲民主領袖,從一九七零年代領導民主運動,與朴正熙競選總統,經歷迫害與流亡,漫長而艱苦的民主運動鬥爭早已使他成為亞洲民主的偶像人物;在當選總統之後,於公元兩千年實現南北韓的和平對話,諾貝爾和平獎肯定了他對世界人權與和平的貢獻。金大中先生代表了某個世代的亞洲民主領袖,而這種典型已經愈來愈稀少。

韓國人具有極強烈的國族主義性格,韓國做為東北亞的一份子,與亞洲各國有著複雜的愛恨情仇。但做為韓國民主領袖的金大中先生卻不僅僅自視為韓國人,曾經旅居歐美的他,比起一般亞洲國家政治人物,更具有全亞洲的視野。在當選總統之前,他就組成了一個基金會,成為集結亞洲民主領袖的論壇,成員包括他在七八零年代所結識的亞洲各國民主運動領導人:菲律賓的艾奎諾夫人(也在今年八月初過世),緬甸的翁山蘇姬女士,台灣的施明德先生等等。金大中先生在當選總統之後,更擴大這個基金會的運作,邀請亞洲各國民主政黨的新世代人物到韓國參訪。一九九九年夏天,我就曾在此機緣下受邀至青瓦台晉見金大中總統,也被安排到韓國民主聖地的光州參訪。

在九零年代,韓國有金泳三和金大中兩位出身反對派的總統,韓國成為亞洲民主化的範例之一,也較有資源來做亞洲民主運動的串連。金大中有意識地結合各個亞洲民主黨派,雖然僅止於人與意見的交流,而沒有實質的援助,但是對於形成亞洲民主社群的想法,有很大的作用。到了盧武鉉總統的任內,韓國在亞洲民主推動的工作上反倒沒有金大中時代那麼積極,這可能是盧武鉉的個人經驗傾向國內,或是他所代表的政治世代缺乏改變全亞洲的雄心。

上一代的亞洲領袖由於經歷過帝國主義統治與反殖民鬥爭,具有較深刻的亞洲觀點和亞洲意識。這樣的亞洲觀點和意識,並不是現今一般泛泛之論的所謂東協加三、區域整合等功利觀點。不論這幾位亞洲領袖後來的人生與思想經歷走上了哪一條道路--左派或右派、民主或專制、傳統或西化,包括李登輝、李光耀及較晚的金大中等,他們對亞洲有較深刻的歷史認識,也有一定的責任感,這是在公元兩千年之後各亞洲國家的領導人較缺乏的。

在台灣比較積極關心亞洲民主化,而常被與金大中等人並稱的政治領導者,除了前面提到的施明德先生之外,還有呂秀蓮前副總統及許信良先生等。由於冒險傳奇經歷的類似,許信良尤其常被和金大中相提並論。陳水扁前總統也曾想著力於亞洲民主化,更一度想效法金大中先生推動和解和平,還把金大中與金正日兩位元首握手的照片放在辦公室內,很可惜他缺少了金大中的歷史責任感與道德勇氣。至於國民黨當朝人物們更是等而下之,別提對亞洲民主的責任感,連談得上興趣的可能都沒有吧。

發表於2009/08/26新新聞周奕成專欄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