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2009-03-18

兩種兩岸關係

在海外有時受邀演講,遇到中國留學生和學者,最有興趣探問我對統獨的看法--更多的是要把我當作台獨樣本,要拿我論辯練拳。我總是告訴他們,兩岸的關係沒有統或獨,只有關係好或關係不好。兩岸關係不好的話,雖統猶獨。兩岸關係好的話,雖獨猶統。這樣一講,摩拳擦掌的鬥士們都陷入深思。

兩岸如果是經由武力或高壓強制而統一,或是未統一但是將台灣強行置於大陸的管控之下,則兩岸關係必然極度惡劣。屆時所謂的統一,無非是另一場內戰或族群仇恨的開端。台灣人民對大陸的感情更為疏離甚至敵對,大陸人民對台灣的觀感也絕對好不了。這就是雖統猶獨,甚至比台獨更糟。

假使中國政府能夠對台灣採取更寬容、寬厚的態度,重視兩岸實質關係的改善,甚至接受台灣的獨立現狀--要言之,承認中華民國在台灣的存在,則兩岸的核心矛盾就立即且永久地解除。台灣與中國都能夠更沒有心理負擔和政治禁忌地,全然開放地追求一個新的、良好的關係;兩岸的來往會比任何時候更緊密。這就是雖獨猶統。

北京的最高決策者如果真的是以「全體中華民族」的長遠利益考量,則必然是選擇「好的兩岸關係」--即便是雖獨猶統;而不會選擇「不好的兩岸關係」--也就是雖統猶獨。從最近的一些政策和談話看來,中國政府領導人已經掌握了這關鍵的思路,傾向選擇「好的兩岸關係」。但是這是否是暫時的權謀,或者真的有新的思維,至少還要未來幾年的實踐來印證。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先生針對兩岸經貿合作,指出要有三個適應:適應兩岸關係發展的情況、適應兩岸經貿交流的需求、適應兩岸經濟貿易的特點。其實這就是要在形式上有較多彈性,而在實質上不怕台灣占便宜的意思。平心而論,這是為好的兩岸關係在鋪路。從中國對台灣的策略來講,是一個較為高明的策略。

台灣內部對於新的兩岸經貿架構有著頗大的爭論,主要爭點無非是對台灣經濟究竟有無實惠,以及在政治上是否喪失主權這兩項。若中國確實更有彈性,也確實讓台灣擁有實益,那麼現在是台灣這邊必須決定如何應對。台灣是堅持拒絕比較有利呢?還是要求中國方面提出更大的誠意保證?又或者台灣內部的反對一方,能提出較能消除負面疑慮的方案?

另一方面,中國領導人若要選擇「好的兩岸關係」這條路,就必須堅定立場,不要讓惡意再度滋生繁衍。現在有某些中國對台人員,連馬英九總統對通過四周年的「反國家分裂法」提出批評,也因此對馬英九政府展開攻訐。這類還是輕微者。往後在兩岸都會有看著勢頭朝向中方,就開始鼓吹要嚴厲對付台灣的敵意言論。這類言論,是造成「不好的兩岸關係」的因素,往後只會多不會少。中方領導者要好好思考,如何處理這類言論。 

刊登於2009/3/19新新聞周奕成專欄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