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2011-03-30

許信良參選的意義

在國民黨重新執政三年之後,現今台灣政治是陳腐庸俗得讓人幾乎提不起興趣。比起國民黨上一次執政時期的台灣,從威權到民主,似乎處處都充滿了改變的可能;現在的政治則彷彿一切都讓人不滿意,但是卻不存在改變的可能性。

這是一個無聊的年代,沒有甚麼事情能夠振奮人心。國民黨依舊是國民黨,而民進黨也重複著滾瓜爛熟的傳統戲碼。在台北市的士林大同選區,有三位(原本是四位)民進黨青壯代的戰將級候選人,為了爭取區域立委的提名,進入了媒體稱為「死亡組」的同黨廝殺。為何非要爭取士林大同呢?只因為那是台北市唯一綠大於藍的選區。換言之,想要揀政治便宜。

事實上,所謂「學運世代」的從政者,有許多都已經滿四十五歲,符合參選總統的年齡資格了,而他們還在為了單一選區的立法委員提名,在自己的世代之內,或是與先行世代的黨內前輩們搏鬥著。他們或許都忘了,陳水扁第一次爭取民進黨提名參選總統時,才四十九歲。

在這樣的無聊政治氛圍下,七十歲許信良抱著借來的五百萬元投入民進黨總統初選,還真是感動了不少人。四十歲組政治人物連想都不敢想的政治冒險,七十歲組的許信良就這樣拼下去。當然會有人說那是因為許信良已經沒有甚麼可以輸的。但對於許信良冷言冷語的嘲諷態度,正就是台灣人犬儒性格的展現--只願意認定每個人都跟自己一樣的現實和虛無,不相信真的有人是為夢想而活的。

許信良在所有民進黨領導人中,是最具知識份子性格的。他隨時都在思考政治問題,據他說這二十年來則都在思考兩岸的問題,樂意對政策問題表示明確而強烈的立場,樂意與人談論與辯論,特別是與年輕人。有些政治人物,是不習慣閱讀、不擅長思辨、不樂意提出見解,更不喜歡和見解不同的人講話--因為對自己的智識能力沒有自信。許信良完全不是這樣,他用強烈的見解來吸引和折服優秀的知識分子,使得許多知識份子即使不贊同他的觀點,但卻被吸引去與他對話--或是不得不與他對話,因為與他對話可以對自己的思考有許多刺激和啟發。

在許信良加入民進黨總統初選戰局後,不得不與他對話的人,變成了蔡英文與蘇貞昌。但是蔡英文與蘇貞昌仍舊可以選擇不和許信良對話。蔡英文與蘇貞昌可能選擇忽略或是有意無意地讓許信良被滑稽化,把許信良當作不存在或是把他當成小丑--因為蔡英文和蘇貞昌未必有許信良那麼強烈的知識份子性格,也未必把政治理念的辯論當做是絕對認真的事情。

對民進黨的選民而言(同時也就民進黨的總統提名初選制度而言),政策立場並非那麼重要,重要的是誰能夠贏(民進黨初選民調採用配對式,所體現的邏輯就是誰能贏過馬英九。)因此,許信良未必能夠藉由總統初選電視辯論,逼使蔡英文和蘇貞昌講出明確的政策理念。但是許信良的參選,如果能夠引發知識分子對貧窮問題、稅制改革、兩岸經貿、兩岸政治談判等議題的關切和討論,則他的冒險行動有可能對這個社會造成正面的衝擊。

發表於 2011/03/30 新新聞 周奕成專欄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