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陳水扁總統在元旦與春節談話裡預告了兩岸對抗的政策路線以來,亞洲為主的國際媒體上出現了一輪對民進黨政府的批判。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亞洲版直截了當地批評「台灣總統搞錯了重點」(Taiwan’s President Failed to Get His Priority Right),一一具名點出了民進黨反對陳總統路線的重要公職人員,宣稱陳總統已經面臨了內憂外患。這一期的遠東經濟評論(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刊出了一篇 「陳水扁的最後招搖」 (Chen Shui-bian’s Last Hurrah),由該刊主編 Hugo Restall所撰,可以說是這一波國際媒體的批判裡最具破壞力的一篇;其精節版也在一月十九日的亞洲華爾街日報刊載。此外各大小國際媒體對台灣的負面評論可以說是此起彼落。
這是陳水扁總統執政以來所遭受的第三波國際輿論攻擊。在公元兩千年政黨輪替之際,固然主要國際媒體多有表達對民進黨國家定位以及經濟路線的關切,但是整體而言台灣的國際形象可謂達於高峰。頌揚台灣民主奇蹟,報導陳總統個人和民進黨艱辛奮鬥歷程的故事,流傳於世界。台灣新政府與國際媒體的蜜月期結束於核四停建以及經濟成長趨緩之際。亞洲區域的主要財經媒體,開始強力質疑新政府的意識形態和治理能力。第二波國際輿論攻擊起自二零零三年底總統宣布舉辦預防性公投,到二零零四年大選陳水扁慘勝後的政治動盪。在這一波裡,連新左評論(New Left Review)這類西方激進知識份子的刊物,也加入了批判台灣民主的攻勢。現在的第三波攻擊方興未艾,等到陳總統在二月底廢除國統會,還會有密集的攻勢出現。
第二波到第三波的國際輿論攻擊,是台灣的國際形象危機,政府必須嚴予正視並妥善處理。在國統爭議發生之後,政府所做的危機處裡, 著重於外交與國安系統對美國政府的溝通,卻沒有看到新聞局對國際輿論界溝通的努力。外交系統的溝通,至多能夠對外國政府的對台政策產生邊緣的效果,但重要國際媒體卻對台灣民主在全世界知識份子心目中的正當性有極大的影響。而台灣民主卻是台灣爭取各國政府政策支持的最終依據。
這兩波的國際輿論攻擊,主軸是批評台灣的民主政治淪為少數民粹領袖的操作工具。以前面所提及的遠東經濟評論為例,該文分析了陳水扁總統的國內政治策略,指責陳總統為了挽救個人衰頹的聲望,執意挑起台灣主權和兩岸關係的爭議。該文甚至預測了陳總統將在任期內發動最後一擊,意指掀起台海危機。
在這些文章裡,雖然陳總統是主要的攻擊對象,但是總統個人的政治利益未必受到傷害。畢竟陳總統的所有訴求和操作,目標是國內政治版圖的切割。國際人士的評價對他的運作影響不大。真正的受害者,是台灣民主的整體國際形象,以及執政的民主進步黨長遠的國際公信力。
台灣民主本來是東亞的政治奇蹟,也是全球寄予厚望的中國民主催化劑,然而在這兩波國際批判之後,原本勇敢而愛好自由的台灣人民, 被暗示為受到國族主義以及宣傳技術所鼓動的愚民。這種形象扭曲的可怕之處,在於國際輿論對台灣民主形成刻板印象,也對台灣的國際戰略選擇在公眾心理上設下了禁區;往後即使台灣在必要時機透過民主程序如公民投票來對抗中國併吞,也很容易被外國媒體套上民粹動員的框架來詮釋,從而限縮了台灣往後爭取國際輿論同情的空間。
在台灣民主的國際形象危機中,政府和政黨不僅要盡力補救,更要先確認危機處理的目標,並非挽救陳水扁總統的個人聲望,而是要挽救台灣民主的形象。極為迫切的是建構一套客觀而完整的台灣民主國際論述,來因應二月底之後勢必更為嚴峻的國際輿論形勢。政府應該跳脫黨派立場,從主流民意出發,論證台灣人民自主決定命運的正當性,以及民主世界繼續支持台灣的必要。
執政黨危機處理的目標,也不應是為現任總統辯護,而是挽救該黨的國際信用,為下一任總統候選人建立防火牆。目前民進黨中央黨部以國內政治的考量,站在比陳總統更激進的立場,事實上這並非該黨的最佳策略。民進黨應該藉由幾位領導者的國際發聲,明確拉開與陳總統路線的光譜差異,讓國際社會認知到民進黨內存在著務實派,內部有多元意見,以此保留該黨與國際輿論對話的空間。
危機處理必須實事求是,最忌掩耳盜鈴。國際媒體對民進黨政府的批判,有其事實基礎,並非空穴來風。固然諸多國際媒體立場偏頗,對台灣並不友善,但這就是台灣必須面對的現實。面對國際媒體,新聞局既不能撤照也不能歸咎於中資入侵,只能盡力說服。民進黨喪失文化霸權,在國內還可推託於泛藍媒體,在國際上則無從卸責。國民黨比對手擅於操作國際媒體,但是不應該以攻擊台灣民主來獲取政黨利益。台灣民主的國際形象,有賴執政與在野陣營同力挽救。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